|
|
|
兰花集团 2019-3-7 9:00:35 您是第 694 位读者 |
|
|
3月1日晚,央视黄金时段隆重推出了2018年度“大国工匠”颁奖典礼。10位大国工匠来自国防军工、电子科技、石油钻探、文物修复等多个行业,有焊接火箭发动机的大师和高铁焊接的顶级技师,有被誉为“世界带电作业第一人”的特高压带电检修工和我国第一代核燃料师,有打破国际技术封锁和垄断的技术工人,有为北斗导航等国家重点工程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和“天眼”射电望远镜的装配人,有坚守大漠油田的土发明家以及年近90仍从事文物保护的专家。他们最年长的86岁,最年轻的29岁。每一位当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都是所在行业顶尖技术技能人才,都在普通岗位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都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传承者。 工匠精神的内涵有三个关键词:一是敬业,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怀有敬畏之心,视自己的职业为生命;二是精业,就是在工作上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我们熟知的大国工匠,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人,在本行业做到了国内乃至全世界第一;三是奉献,沉浸在工作中,乐此不疲,甘之若饴,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急功近利,不贪图名利。敬业反映的是职业精神,精业反映的是职业水准,奉献反映的是个人品德。可以说,新时期的“工匠精神”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重要体现。习总书记说“劳动最美丽,劳动者最幸福。”每一个从业人员都应大力弘扬以“敬业、精业、奉献”为核心的工匠精神。 因为工匠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是提高职工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引导职工立足岗位、积极创新,切实提升技术技能素质、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有力抓手。 工匠精神还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手。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跃升,绝离不开大国工匠精神的坚实支撑。如果把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等视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件”,那么,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则是必不可少的“软件”。缺少软件支撑的硬件,犹如断弦之弓,发挥不出应有的价值。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不能取代劳动者的双手,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迈进的过程中,需要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热血。 培育工匠精神,要根据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理念等不同层次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塑造。首先应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劳动、劳动者最光荣”的浓浓氛围,让技术工人有地位、有高收入、有发展前途;其次需通过制度顶层设计,转变“重设备、轻技工;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再次要加大培训力度、深化“金蓝领”工程等手段,夯实产生工匠精神的人力基础;最后,工匠精神是深层次的文化形态,需在长期的价值激励中逐渐形成,通过文化再造、源头、培育、社会滋养,使工匠精神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武文元 作者单位:伯方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