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昨天,以开放心态构建新的未来 |
写在北岩矿关井3周年之际 |
|
|
|
兰花集团 2017-9-11 12:01:55 您是第 1119 位读者 |
|
|
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北岩的好消息了。自1939年,这方土地开始出煤之日起,到2014年9月4日,北岩矿关井工作顺利结束,长达75年之久的兴衰更替在这方土地划上了一个小小的分号。按一个人从25岁上班到55岁退休,平均30年的工作年龄来算,75年,恰好是两代人的使命加一代人的青春。 在不断更替的大时代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在现阶段全省上下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转型、一切服务转型”的思想后,我们又迎来一次深刻的大变革。然而,从一种平衡被打破到再建立起新的平衡,非一日之功。转型发展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很可能我们这一代的黄金时间都交付给“转型”,成为“转一代”。时势一直发展前进,但人的参与是有年龄的局限性。过往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你不一定能等到。 此刻,没有力气再往前走,也没有余地往后退,原地踏步又心有不甘,这就是所谓的——焦虑。 历史裹挟着悠悠烟云渐渐远去了,在很多人心里,北岩这块土地不仅是他们为之奉献一生的工作单位,更是让他们都感受到幸福的家园。当年它的辉煌不必多言,作为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甚至引领者,它始终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与时代同频。20世纪30年代,在阎锡山治晋的时代下,地主资本家就在这方土地上合股开凿煤矿;40年代,晋城解放,北岩煤矿也由季节性生产改为常年生产,在“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下,每天增产10-12吨,支援解放战争;50年代,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北岩煤矿党支部委员会,并制定了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随后扩大生产规模,发展机械化生产,同时积极扩大煤田采掘范围,向深层次发展,挖掘生产潜力,新拓生产水平。到关井之日,北岩煤矿累计生产原煤2300多万吨,对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发展煤炭生产的同时,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不断发展和完善职工福利与文教卫生事业,使广大职工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住房、生活等各方面都得到可靠保障。一座煤矿,就像一个人,从小到大,总有老的时候。关闭虽然惋惜,但这是资源型行业的自然规律,也是对国家产业政策的又一次顺应。 时间跨度已经来到了2017年维度,北岩需要一个新的生命,新的征程,这到难题横亘在了“矿衰求变”的北岩人面前。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度过难关,更要考虑该换一条什么样的路走。转型发展,说之容易,行动之难。钱往哪儿来,旧体制还在束缚,发展项目能不能持续,环保问题还得长远考虑,所以必须重申的一个共识是,“转型”绝对不是两三年就能立竿见影的事情,需要慢慢积蓄能量,找准方向进行大突围。把企业的各类“负资源”挖掘转化为可供发展增值的“正能量资源”,大力推动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再造升值。要围绕转型发展和培育价值点的目标,科学诊断,系统策划,集成要素资源,努力培植新价值增长点。 胆子大一点,步子稳一点。我们讲“摸着石头过河”,但也不能总是摸着石头,而不去过河。一直在河里呆着,也总不是个事儿。不敢迈出第一步,转型永远都很难。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今天,我们既不能重复“昨天的故事”,也不会相信“美丽的传说”,我们只能做“愚公”,始终以宽广胸怀和战略眼光精心谋划,顺势而为,借势而上,造势而动。开放心态,积极主动融入外面发展,搭上便车走出去,构建北岩新未来。 很喜欢读陈忠实作家的《白鹿原》,北岩会像白鹿原吗?北岩的明天会更好吗?(魏松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