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7-4-17 8:43:55 您是第 983 位读者 |
|
|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煤矿的设计产量持续提高,人员队伍也不断壮大,按理来说,企业并不缺乏“人才”,但人员分配不合理与一线工作人员短缺的问题却日益凸显。现实中,普通工人多,懂技能工人少;传统型工人多,现代型工人少;单一技能工人多,综合技能工人少;短训速成工人多,系统培养工人少……一些懂高智能设备维护的工人甚至出现断档。在焊接、测量、设备维修等高技术领域,更是缺少企业工匠,这使当前提升人才培养的任务变得十分紧迫。 那么,如何让企业职工能迅速追赶上现代化企业需求的脚步,全面实现企业员工提级换挡,更好服务于企业生产,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从源头上看,现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层出不穷,而大部分员工还停留在最初始的技术技能,对新技术不会使用,对新设备不会维修。这对如何焊接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缝隙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企业应打破传统培养,让更多的技术人员外出学习,培训真枪实练,定期开展技术交流,让学、用深度融合,最终让“学得好”和“用得上”无缝对接。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煤矿企业并不缺乏人才,技术大拿、创新能手、国家专利、论文发表高潮迭起,但企业员工创新不够,活力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企业也会向职工灌输一些技术技能,新智能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技能,但很少有职工能与实践相结合,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虽然现在企业在招聘方面对学历、技能证书的要求高,但真正能扑下身子下一线工作,愿意待在一线的技术人才却很少。最终导致企业用工结构不合理,新老员工出现断层现象。但在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就拥有很高的技术技能、很强的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甚至高于公务员、大学教授。事实证明,只有把煤矿的一线员工变为优秀的人才,企业才能有序、健康发展。 目前,国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目的就是要提高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让企业职工以刻苦专研、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我们煤矿企业也应紧跟时代发展,以时不我待的姿态,抓好人才培养,让一线员工的综合素质稳步提高,优化用工结构,聚企业人才而用之,我们才能在社会的浪潮中更具竞争力。 (杨 强 作者单位:唐安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