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矿团委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扫描
任 磊

在大阳矿,有这样一个青年群体,无论是在大型赛会,还是在应急救护、扶贫济困、志愿服务等活动中,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他们以助人为乐、以奉献为荣,用青春和激情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他们就是职工津津乐道的大阳煤矿团委青年志愿者。
成立三年来,大阳矿青年志愿者“三支队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激情澎湃的青春之歌。
青年志愿者:我奉献,我快乐
2011年冬,大阳煤矸石砖厂人员临时短缺,生产出来的方砖无人码放。青年志愿者们迎难而上,开展了“创先争优当先锋、志愿服务我先行”的服务活动。
他们利用工作业余时间,自发组织来到砖厂帮忙。码砖工作是个脏活、苦活、累活,由于砖厂地势高,场地比较开阔,又处风口,刮起风时,煤矸石砖里夹杂的砖灰和尘土四处飞扬,人在其中,难以睁眼。志愿者们身上和脸上常常染满厚厚的尘土,嘴里的尘土咬起来吱吱作响。他们顶着严寒,不怕脏累,忘我劳动,有的磨破了手指,不小心砸肿手指的情况也有发生……他们每天下午义务劳动三个小时,每人大约需搬运、码放1000块成品砖,按每块重3.6公斤计算,相当于每人每天累计搬运重量3600公斤。但他们从来没有吭过一声、怨过一句,有的只是相互鼓励、互相协作,因为他们知道,志愿者的价值在于奉献,而奉献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截止目前,青年志愿者共参加无偿献血、义务缝补、义务维修、义务体检、井口送清凉、环境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647次,缴纳特殊团费15687.3元,募集各类捐款4万余元,为矿山安全稳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建设和谐矿山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艺小分队:把快乐留到职工心中
人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阳煤矿文艺小分队就是一支有着这样追求的特殊队伍,他们行走在矿山的每个角落,利用班前会的时间,为基层一线职工送上小品、相声、歌曲、舞蹈,把欢笑挂到了职工脸上,把快乐留到了职工心中。
为了让基层一线职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适当减压。2011年大阳矿党委提出“快乐工作法”,就是在班前班后会等场合,让职工观看一些缓解紧张情绪的节目,或者讲讲身边的轶闻趣事、开心笑话等,以此让职工放松身心,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矿团委文艺小分队由此应运而生,他们组织全矿的文艺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精心编排、创作了小品、相声、三句半、歌曲、舞蹈等文艺节目,同时还选出了问答易懂实用的生产安全知识、谜语等,每月到基层一线队组演出一场,为职工送上欢乐,广大职工不仅能在笑声中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还能潜移默化得到安全教育。正如团委书记郭彭江所说:“这种与一线职工心贴心的演出,演多少次我都愿意,想到一线职工们常年在井下工作,伴随得大多是黑暗与压力,能通过文艺演出这种方式,把欢乐带给他们,看到他们快乐了,我们的心里很幸福。不仅如此,通过志愿服务,既体现了价值,又丰富了阅历,何乐而不为?”目前文艺小分队已对外演出22场次。
红十字会志愿者:哪里需要我们就在哪里
2012年8月31日,在市区主要街道和人流比较集中的公交站点,几位身穿红十字志愿服、手持小红旗的志愿者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们或协助老弱病残过马路、或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在站点开展市情、文明礼仪等宣传活动。他们就是大阳矿团委新成立的红十字会志愿者队伍。
2012年5月8日,晋城市副市长、红十字会会长王维平亲自为大阳煤矿红十字志愿者队伍授旗,这是兰花集团首支也是唯一一支红十字志愿者队伍。5个月的时间里,红十字会就外出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次,宣讲培训应急救护知识4场300余人次,该矿已有60人经培训合格取得了现场救护资格证,成为矿山应急救护的主力军。
哪里需要服务,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的身影。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句句关切的话语,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作为志愿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已经成为矿山文明的象征,被广大团员青工争相效仿。青年志愿者用爱心谱写着平凡而又伟大的动人乐章,用奉献诠释着人类崇高而又朴素的精神理念。责任,在志愿服务不断延伸中得到升华;青春,如兰花般在矿山深处生根发芽,竞相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