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3-10-28 9:01:01 您是第 1617 位读者 |
|
|
好样的! 这句在我心中没有说出来,压抑了太久的话。这句让我手足无措,不知能否表露心迹和感谢的话。我不知为什么总在等,没有缘由的等,等待的备受煎熬和难受让我却又欲罢不能。今天,我不能再等待,我要大声的告诉人们。 他们是好样的——东峰煤矿的司机师傅们! 东峰煤矿车队建立时间有一年多了。一年多来,车队克服车少事多变化多的复杂局面,攻坚迎难,团结协力,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出行难题。开车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每日在车流中穿梭来去,那份苦累谁都知道不容易。但他们做到了,夏迎骄阳,冬战酷寒,无怨无悔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细数曾经,司机们历历在目的忙碌背影让我不忍诉说,他们的故事和故事背后的故事,我难抑心中情绪想与大家共同去分享。 说起车队,总有些气不够用的感觉,是一个小级别的团队。一大客,一中巴,三五轿车,还有救护车和火药车。别看我们小,我们做事可不“小”。通勤两客车从未有过影响工人上、下班的事情发生,大客师傅侯郑年十多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多次获得劳动模范称号。中巴司机宋军、李建亮轮日值班、一年365天天天如此,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做好服务。我至今都忘不了去年冬天的一天,2012年的冬天来的比往年早一些,早一些的冬天让宋军遭了罪。那一天,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当早班车行驶到陵沁路原村段时抛了锚,在寒风中宋军与修车师傅抢修至下午4时仍然不能修好,挨冻挨饿的滋味我们谁都忘不了。救护车、火药车日常工作由调度安排,三位师傅轮流值班。石明才是行伍出身,性格耿直,话语幽默,豁达乐观,部队的经历塑造了他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格,虽已近花甲之年,但责任心丝毫不减。史文平不简单,认真工作,勤俭持家,凭一己之力供养了一双读大学的好儿女。崔晋峰身单力薄,前些日子在岗位上突发胃穿孔做了手术,术后还未痊愈便返回了工作岗位。救护车、火药车的交替使用,让我们有时顾此失彼,每次危机的化解是对我们工作的应急考验。 三五车辆,这是车队服务于公事活动的家当。师傅们的辛苦自是必然,但他们不抱怨,不推辞,服从工作安排,想方设法做好服务。遇到紧急事情,他们经常放弃节假日的休息,甚至有时连家都回不去。车队车辆少,其他车的车况又不好,程吉明、周建军主动承担起了跑长途的工作任务,经常是早在东峰,午在太原,傍晚在路上。近日,我矿发生了一起岗位违章操作事故,他们二人又主动担当起了事故家属接待的用车任务,有时晚上连觉都睡不好,但他们没有怨言,坚持工作在岗位上,他们的工作精神让人钦佩和感动。还有田磊原计划利用休息日陪家人二日游,以弥补自己由于工作忙长期对家人爱的缺憾。面对不幸事故的发生,他放弃了对家人的承诺,主动承担起了更多的工作任务。李书红家有老父亲常年卧病在床,他硬是做到了久病床前有孝子,十多年如一日精心照料,工作积极,没有因为家事而影响工作。他深知这次工作服务的特殊性,承担起了把每个工作人员送回单位的任务,是最后一个回家的。常城年轻,家住东峰矿附近村子,平时的紧急用车任务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他工作努力,认真负责的态度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今年秋天是个多事之秋。10月10日,矿区周围村子一村民在田里烧秸秆时引发了山林大火,火借风势,迅速蔓延,中午时分矿区到处弥漫着烟雾。火情就是命令,司机师傅们按照应急预案做好了各项工作准备,待命出发。下午平安度过,但晚上情况谁都不能预料,于是,大家决定晚上不回家等待救援的命令。6时40分命令来了,7时田磊、李建亮、崔晋峰驾驶着三辆车拉着51名矿工前往火灾现场,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灭火行动,李书红、常城待命救援。经过矿工兄弟们的苦苦作战,次日凌晨2时许扑灭了山火,3时多回到矿上,我们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谁是最可爱的人! 是他们——东峰煤矿的司机师傅们。 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努力工作着,不计较,不抱怨,始终牢记安全为本的安全理念,始终秉持做好工作服好务的工作信念和宗旨,始终认真履行着一名司机的工作职责。 他们是好样的!他们无愧于师傅的称号,无愧于自己的工作。 我想向他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赵 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