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3-10-8 8:33:57 您是第 2159 位读者 |
|
|
这曾是一片寂寥的田野,光秃秃的山脊,云彩低得和红尘滚滚的虎山线连成一片,视野之内唯有远方山梁上有气无力转动的风车成为仅有的风景;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自兰花人义无反顾走来,这里便充满了活力;随着9月15日口前煤业回风大巷无误差胜利贯通,这片田野便蕴育了新的希望。 义无反顾扎根基 创业之初面对的艰辛和困难让兰花人始料不及,语言不通、道路不通、人脉不畅、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塞北最著名的是风大,风大的时候会议室桌子两边的人说话都要全神贯注,塞北低寒,冷得十月送暖气四月才能停,然而就是这样环境,兰花人扎根矿山坚守下来了。 这里的煤层结构复杂,煤层距地表仅百余米,煤层风化严重,岩层结构大都为砂岩和黄泥,稳定性差,锚网锚索无处附着,采空区、裂隙水都是绕不过去的难题,在内地积累了几十年的采掘经验面临的新考验。但幸运的是这里的煤层最厚的时候能达到15米,大自然的馈赠给了兰花人些许安慰,让他们忘却了艰辛,为了准确了解煤层赋存情况,合理安排生产布局,该矿一班人创新思维,向中煤和附近企业学习大同煤层开采技术,密集布置地面钻孔,二楼会议室的灯光总是在人们倦意涌上来的时候仍灯火通明,这里没有上下班的概念,“反正弹丸之地下班也没地方去,还不如学点知识,辨出真理”,他们总这样笑着调侃。 如今,山岰之间的现代化企业初具规模,当清晨那一缕阳光缓缓升起的时候,矿区回荡着兰花集团之歌,办公楼前做早操的人员整齐划一,合力向上奋进不止的兰花精神也成为虎山线的靓丽风景。 雄关漫道真如铁 有人说创业难,守业更难,但面对一张白纸的素描,更考验了决策者的智慧和魄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面对百业待兴的现状,他们制定了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休假制度、机关作风、预算管理、劳动纪律……坚持“用制度约束人、用机制激励人,用文化塑造人”的理念,通过严考核重问责,使企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建设得以有序高效进行。 整合来的资源不仅仅是几千万吨的煤炭,还有地方政策、人脉处理、遗留问题……随便一项就足以让人焦头烂额,疲于应对。好在兰花人虽不能左右逢源但也张弛有度,适时建立了“尊重差异、包容宽厚、以人为本、人本关怀”的理念,通过对上级主管单位主动接触,对员工座谈、娱乐、活动、谈心等方式融洽关系,培养感情,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因材施教建队伍 创业之初,企业面对的不是老弱病残就是新兵蛋子的职工队伍,该矿不急不躁,一步一个脚印的规划实施着既定的人才战略。通过培养认同文化,融洽关系,进而形成合力,团队战斗力显著增强;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员工培训,成立自己的施工队伍……就这么一点点一点点,为项目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该矿树立“隐患就是事故,容人不容三违”理念,积极构建全员参与的大安全格局。他们在全矿开展了“除隐患、堵漏洞、保安全”整改活动,每周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和一次安全隐患专项整改会议,全面分析隐患、落实隐患,按照“五落实”的要求全面进行整改。不折不扣执行领导干部值带班制度,特别是加强了项目部人员的安全管理,抓“三违”查处,注重安全监督检查,严惩违章行为,为企业发展夯实了安全基础。 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已是绿树荫荫,曾经的一盘散沙渐渐形成合力,满含着对公司的感恩情怀,口前煤业将恪守兰花发展宗旨,凝聚创业的激情,外树兰花伟岸形象,内练强劲筋骨,在煤炭市场形势严峻的现状下闯出一条道路,为兰花的发展建设不懈努力,作出更大的贡献。胡军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