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3-9-5 10:01:28 您是第 1602 位读者 |
|
|
脱硫塔掏填料是化工企业一项挑战性较大的任务。今年清洁能源公司大修中,净化车间不负众望,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且表现出了压倒一切困难的气势。他们吃苦耐劳、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拼搏精神和顽强作风让全公司的人刮目相看。 32名勇士冲锋陷阵。脱硫掏填料,是历次检修最让人头疼的事。掏塔难,难就难在机械用不上,只能人工挖;难就难在硫膏粘填料,不怕锹和镐,有劲使不上,还得有技巧;难就难在高空作业,空间受限,不能大面积多人手开挖;加之气味熏人,气温烤人,硫膏粘人,更增加了掏填料的难度。三个脱硫塔,600方的填料,这次检修,公司要求必须三天内完成掏装任务。这样的任务需要身体强壮、吃苦耐劳的人才能完成。车间挑选32名男员工组成了突击队,兵分两路,向常脱塔和变脱塔发起了冲锋。时间紧任务重,早一天完成任务,就能早一天开车生产。各小组突击队员轮番上阵,白天连着晚上,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刺鼻的硫膏气味呛得涕泪交流,如烤似蒸的塔温让人汗流如注,出塔休息时,一个个浑身粘满硫膏,神情疲惫而凝重,就像泥雕的活罗汉。劳动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苦简直不可想象。可贵的是如此苦脏累的劳动,突击队员没有一个打退堂鼓装熊的,连续奋战直到完成任务。 36度高温不下火线。检修这几天,赤日炎炎,连续高温,现场气温几近36度,塔内温度高达39度,地面冒烟,钢铁烫手,坐着也是浑身淌汗。但是检修进入了紧张的攻坚阶段,后道工序不能等,产品市场不能等。为防止中暑,车间做好了饮用水供应和防暑的应急准备,现场还准备了藿香正气水,队员上塔之前先喝上两支。但是,由于连续工作时间太长,天气太热,仍然有队员中暑情况。第一天,在变脱塔二层作业的孙孝永班遇到阻力,填料积硫严重,6名队员手脚并用使尽浑身解数,连续奋战10个小时,累得人仰马翻,个别人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艰难时刻,队员们不叫苦无怨言,互相照顾互助鼓励,坚持干活不下现场。但是,进度缓慢,填料始终未能打开缺口。困难关头,孰有“掏塔专家”之称的张昌宾主动支援,指导掏挖数小时,二层填料终于打通。打开通道后,他们又连续奋战两个昼夜,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80后小伙展现风采。这次检修,参加突击队的大都是80后、90后的小伙子,从大学到工厂,这样的体力活从来就没干过。有人担心他们稚嫩的肩膀难以担当重任,在困难面前下了软蛋当了熊包。但是,面对艰苦劳动的挑战,他们迎难而上,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头天晚上12点,连续工作10个多小时的陈伟三班拖着疲惫的身体准备下班,为了抢时间赶进度,不耽误洗填料的时间,根据车间意见,他们又接受了连夜掏挖变脱塔三层填料的任务。他们的举动,连车间主任都感到意外,没想到他们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还想着整个工作的进度,接受任务那样干脆利索。没有豪言壮语,“我们干”,这是陈伟接受任务时给车间落地有声的承诺。说干就干,他们爬上铁塔一鼓作气干到第二天上午9点,26小时,6个人,70立方填料全部掏出。下塔的时候,他们合衣躺在满是硫膏的填料上,早已和硫膏融为一色,显然已是精疲力尽。这样的年轻人,让人心疼,让人感动。还有80后维修班长付玉芬工作不分份内份外,现场所有维修任务的临时工作都积极协调,奶奶不幸病逝,他抽晚上匆匆回家见了奶奶最后一面,第二天仍旧赶回检修现场。80后副主任赵二伟、贾强,父亲、母亲迁坟,都没有耽误工作。这次掏塔二班工作量最大,队员有些牢骚,班长王剑耐心做思想工作,身先士卒带头苦干,带领本班8名队员出色的完成了两层填料的掏装任务。在净化车间,80后、90后苦干实干拼搏奉献的感人事迹举不甚举,他们的表现让人看到了企业的希望。 征服脱硫塔,展示新形象。一场突击性的艰苦劳动,似乎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更多的正能量释放出来,让人感受到了员工的可敬可爱,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巨大力量。(王云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