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13-9-5 10:00:49 您是第 1537 位读者 |
|
|
2012年,走出大学校园的我来到莒山矿,成为一名通风队职工。在这里我认识了我的师傅李天其,不但与师傅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而且在师傅身上学到的东西让我受用一生。 李师傅从事井下通风工作二十余年,操作技能一流,工作经验非常丰富。在日常工作中,李师傅手把手地教我操作技能,通过自己的言行悉心引导我、启迪我,使我很快进入了工作角色,融入了新的工作环境,并且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作为一名普通的通风队职工,李师傅在工作中非常珍惜器材设备,偶尔看到地上散落着的螺丝帽或是弹性垫圈,他总是弯腰捡起,放入口袋,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在我的眼中,师父工作服上那鼓鼓囊囊的口袋仿佛是哆啦A梦的神奇口袋,总能在关键的时候变出想要的零件。当我把自己幼稚的想法说给他听时,师傅嘿嘿一笑:“哪儿有那么玄乎,不过是平时多留心罢了”。 李师傅常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他虽然工作能力出色,专业技术过硬,但他毫不自夸,从不自满,始终保持谦逊的工作态度。面对矿上和队里安排的工作,他都要结合通风科制定的通风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到现场仔细勘察,掌握最可靠的施工资料。施工时,李师傅严谨的近乎苛刻。又一次,我在安装风筒的时候,李师傅看见我固定的不够紧,和我说:“必须得紧固好,一旦紧固不好,就是出现漏风隐患,造成工作面风量不够,给安全生产造成危害。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能有丝毫含糊!” 井下特殊的工作环境,使得在维修安装通风设施过程中会偶尔会出现零件短缺的情况,这时若是回到地面库房去取,既误工又费力。因此李师傅常常叮嘱我:“需要的东西应该随身携带,心里想着活儿,工作的时候最好走一步看两步,带全工具配件再下井,不要等用得着的时候才想到。” 师傅不仅谦虚好学、工作有超前意识,而且心里时刻装着他人。井下工作各有分工,每天高强度的劳动使得工友在结束当班任务后都很疲劳,很想早点儿回家。而经过数月相处,我发现李师傅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后总要再多呆上一会儿,看看其他工友是否还有未完成的工作;若是工友遇到困难,师傅总是热心地搭一把手,他经常对我说:“都是一起上班的工友,可以的话尽量帮帮人家”。 记得有一次,队里让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李师傅在队里提供的纸张上,将自己的意见写得很小很紧凑;我很是不解,师傅笑道,还有其他工友没有写呢,万一地方不够了咋办,做事不能光考虑自己啊。听得我心生惭愧,顿时对师傅的人格魅力更加钦佩。 现在,我已经出师了。虽然李师傅不带我了,但我从他身上不仅学到了岗位操作技能,而且学会了如何干好工作和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每当夜深人静时,回想起师傅的言谈举止,总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李路 作者单位:莒山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