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伟
田悦分公司现有职工7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大专以上学历占到85%以上。这支年轻、高学历的员工队伍,在企业筹建至今六年的摸爬滚打中成熟,在生产组织一次次的抢修抢险中成长,一群学生兵变成了如今生产岗位上的技术骨干。今天,他们是田悦的主力军,明天,他们将创造田悦的奇迹。
因创新而精彩
创新是青年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重要体现。对于这支年轻的队伍来说,田悦就是他们的创新园地,在实践操作中碰撞出的许多工作灵感,让一些小革新、小创新、小技改如雨后春笋,大大促进了生产组织和安全稳定运行。 夏季高温是化工企业生产组织的难点。大型运转设备散热、润滑、负荷、阻力等都要受气温的升高而降低产量。田悦分公司尿素车间的CO2压缩机这一关键设备,每逢夏季气温升高,就会暴露出打气量低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尿素的产量。于是,尿素车间班组长、技术员、车间主任、副主任就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结合相关数据着手查找问题根源所在。攻关小组没有完全依赖于师傅们的经验判断,而是从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找突破,求创新,通过测量分析、查找资料、借鉴同行,通过多次讨论、计算、论证,攻关小组大胆提出改造方案并实施。改造后的8月份,CO2 压缩机一入水冷器副线全关,一入温度可控制在24℃左右,一入压力20KPa,CO2压缩机的打气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实现了班产尿素405吨以上,最高日产尿素可达到1235吨的好成绩。
在锤炼中成才
在工作中,有理论没实践,那就是纸上谈兵。为了煅炼队伍,提高队伍,弥补员工队伍实践技能的短板,田悦公司从筹建伊始,就把员工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当作员工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演练就是提高实践得最好途径。每个车间每月都要进行一次现场应急处置演练,使员工学到的设备工作原理、工艺流程规范、各项指标控制目的和原由,与实物、实际、实践达到了有机结合,大大提升了员工的操作水平和应急能力。 某日7:40分,造气车间1#煤气炉上行B阀门高压胶管破裂,在5MPa的高压下泄漏的油已成喷射的雾状, DCS显示1#油站油泵压力低限报警,油压已降至2.99Mpa,油位计已无油位显示。在刺耳的报警声中,86年出生的化工班长赵鑫浩外乱不惊,按照平时演练的步骤,一个箭步上去,迅速关闭1#煤气炉单套系统阀站进出口总阀切断漏点,打开1#煤气炉安全水封加水,防止煤气倒流,炉内憋压造成炉底喷火。一边联系吹风气岗位关闭汽轮机进口调节阀,防止缓冲罐超压。一边迅速对1#油站油箱进行补油,确保油压能够满足另外两台煤气炉运行。惊心动魂的5分钟,争分夺秒的应急处理,煤气炉1#系统恢复正常运行,有惊无险地避免了一次安全事故的发生。 正所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因为有了平时各种实践演练的操作和积累,才有了遇事不慌,处变不惊的从容。
在坚守中闪光
“80后”常常被人们称之为草莓族,他们外光里毛,办事责任心欠缺是社会共认的通病。但经过几年准军事的化工生产煅炼,油嘴滑舌、做事推诿在这里行不通。岗位不分大小,责任不分轻重,在岗一分钟,就要坚守60秒。 8月11日18时,天气骤变,狂风顿起,暴雨瓢泼。18:07分,尿素车间2#CO2压缩机突然跳车,18:08分1#、2#甲铵泵跳车,一系列的突发情况,不仅考验着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也检验着员工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心。乌云压顶,电闪雷鸣,但尿素主框架系统将随时面临停车封塔,甲铵液极有可能发生结晶堵管的危险,情况紧急,84年出生的化工班长秦鹏二话不说,带领岗位操作人员直接冲进暴雨中,对系统紧急处理。当时,狂风暴雨让人睁不开眼,喘不过气来,就连掉在地上的铁板手也被风吹跑了,但此时没人推脱,尽管每个人在风雨中显得单薄摇拽,浑身湿透,但大家目标一致,动作熟练, 18:12分,1#甲铵泵顺利投入系统,18:16分2#甲铵泵投入系统,18:21分,2#CO2压缩机投入系统,21:15分尿素大颗粒加满负荷,系统全面恢复正常生产。在面对恶劣天气环境,危险的工作环境,年轻的田悦小伙子没有退缩,没有推诿,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了工作的责任,用实行行动避免了一次次事故隐患、生产中断和停车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