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梅
8月11日,骄阳似火,人们在室内开着空调还嫌不凉快。但是,丹峰化工的维修人员却与高温为伴,用14个小时完成了合成常压塔水冷器安装,确保了甲醇精馏装置平稳运行。他们经受着“烤验”,热并快乐着。
生产需要就是命令
8月11日凌晨4点半,晨曦微露,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中的时刻,合成车间主任卢华喜接到电话,电话那头,车间当班班长焦急的告诉他,合成常压塔水冷器列管泄露,担心导致甲醇产品水分超标准值0.15%。卢华喜挂了电话火速赶往现场。 5点多,赶到单位的卢华喜直奔合成常压塔水冷器现场,和班长沿着水冷器周围转了一圈,虽然合成常压塔水冷器内列管泄露,但究竟泄露点在哪儿,未打开水冷器封头之前还无法给出答案。就在此时,摆在面前的难题又出现了,合成常压塔水冷器净重10370㎏,由设备主体、两侧封头组成,上下四孔分别连接甲醇进出口和合成循环水进出口,如此“庞然大物”没有吊车的协助,即使现在把当班所有的维修工找来也无济于事。卢主任当机立断,组织设备副主任、维修人员召开会议,制定好抢修方案和应急措施,一分一秒开始等待太阳从东方升起为投入抢修战斗做好准备。 合成常压塔水冷器泄露意味着必须停止精馏进行抢修。然而,目前二甲醚市场逐渐回暖稳中有升,正是企业扭亏增盈创效益的佳期,如果不抓紧时间抢修,很可能造成粗醇堆库、二甲醚减库的现象,为了不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加重负担,卢主任要求:“今日事,今日毕,24小时内合成常压塔水冷器务必投入运行,这是命令!”
苦干能干加巧干
在水冷器泄漏之前,该公司早就未雨绸缪自制了一台设备。 合成常压塔水冷器由于长期运行,加之碳钢材质的列管易腐蚀、磨损,近期频繁泄漏,堵漏一次只能勉强维持半个月,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购买一台新设备需要花费16余万元,请外协施工队施工费也得10余万元。为此,该公司决定由机修车间自制水冷器,列管全部由不锈钢管制作。重担压在了机修车间班长张华明和技术能手张占伟两人身上。 他俩在机修班门口用遮阳网搭建了个12m2的篷子,在烈日下开始工作。每天从早晨8点至晚上8点,加班加点赶进度,开始了穿管、切割、焊接、打磨等一系列繁琐又细致的制作程序,任烈日炙烤着身体,汗水湿透了衣背。水冷器内列管2149根,焊头4000多个,7吨多重,密密麻麻看上去如蜂窝一般,一根一根的穿好焊好就像女人的针线活,但在他们的努力下,原本一周的任务仅三天时间就攻下了,不仅节约了成本,也为该公司技术创新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秒必争苦也乐
上午8时, 10名维修工、4名电焊工和一台吊车准备就绪,一场抢修行动在他们的指挥下井然有序的展开。 8时30分,王竹成、杨海滨手拿扳手,左腿弓右腿登使出浑身解数,一个一个在抽取两侧封头上M24*200的螺栓,正当抽取第三个螺栓的时候,常压塔水冷器里面的合成循环水水流变成水柱射向四周,喷射距离达两米,他俩躲避不及,全身上下浇了个透,大家可知,像这样的螺栓就达72个之多,然而如落汤鸡一样的他们,却乐此不彼地奋战在现场约45分钟顺利抽取了所有螺栓;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维修工贾永鹏、陈亮,他们身系登高带爬到常压塔水冷器顶部,拿铁锤、铁管对甲醇进口连接处的M24*120螺栓进行抽取,这个任务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他们的脚下踩的不是地面,而是烫热的设备管道,火辣辣的太阳把他们晒得黑黝黝,厚厚的工作服湿了沾在背上,还来不及被太阳晒干,又被汗水浸湿了,汗水在额头和背上汇成了涓涓细流。 9时42分,旧常压塔水冷器被吊车腾空吊起而后稳稳落地,接着新常压塔水冷器安然的座落在设备基座上,为了避免安装时焊接管道发生甲醇泄漏遇火花着火或爆炸,维修工武振华、杨国强负责对甲醇进出口处加堵盲板,接着紧螺栓、打压、试漏、置换…一系列动作紧张有序进行,历经14个小时,10时30分,合成常压塔水冷器平稳运行了。 这次抢修工作不仅完成了水冷器的安装工作,还彻底解决了之前发现的设备缺陷,为今后精馏工段正常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天,他们不畏惧炎热、不惧怕困难,齐心协力换来了一次完美的胜利。这一天,他们把这里当成了奉献青春的舞台,看成了学习成长的课堂。这一天,他们内心的激动与喜悦是炎热的夏天所无法阻挡的。让我们向烈日下的劳动者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