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建涛
在煤炭市场持续下滑的情况下,煤炭供不应求的局面不复存在,“萝卜快了不洗泥”已经没有立足之地, 可以说煤炭质量就是煤炭企业的生命线。近日笔者在莒山矿选煤厂亲身体验了员工们对煤炭质量的“苛求”。 据该矿销售科工作人员解释,现在的煤是以质论价,灰分差一点就差一个级别。通常情况下,客户和矿上都会检测。灰分值高一点,客户就会不高兴,在价格上讨价还价,甚至影响企业的声誉,同时带来的还有矿上的经济损失。 为应对严峻形势,莒山矿在井下源头生产、原煤运输、选煤分级、储存装运四个环节都建立了相应的质量保证制度。作为该矿进行储存装运的最后一道关口,选煤车间无疑担负的责任更大。 “煤炭市场不好,我们更要抓好煤炭质量。我们的工作就是分选原煤,确保分选后的煤炭质量稳定入仓。”7月23日,在莒山矿选煤厂化验室内,正在做煤质化验的生产班带班长郑建兵向笔者讲述他的质量观,他说:“其实,即便在销售好的时候,我们的质量意识也和现在一样,只是现在我们化验次数更多了,要求也更严格了。” 来到选煤厂的精煤筛前,两名女职工正在专心致志地盯着煤流中的杂物,一旦发现,便立即拣了出来。“任何杂物都不能放过去,铁丝、木垛、树皮等等,都得拣出来。我们车间领导说了,质量就是工资。质量保证了,工资就保证了。”一名女职工和笔者说道。“那万一漏拣了呢?”笔者问。“504皮带操作工也有拣杂的责任。万一太多了,看504皮带的工友就会拣出来。504皮带拣不过来,还有下道程序505皮带的工友呢。当然这种情况基本上不会发生,杂物在我们这里基本上就拣完了。”这名女职工一边拣着杂物,一边回答我。 来到煤场,铲车正在给地销车辆装车。安标办煤质化验室的工作人员也在现场采样。“选煤车间不是一直在采样化验吗?你们怎么也要采样?”笔者发出了质疑。“不一样。选煤车间化验的是选煤过程中的煤炭,我们化验的是装上车的煤炭。虽然都是化验,但一来单位不一样,二来目的不一样。装几辆车,我们就采几辆车的样,等到化验结果达标后,车辆才能办理手续。可以说,只要是拉走的,不管是火车还是汽车,质量肯定是没问题的。”正在采样的工作人员这样回答我。 按规定,化验室的工作人员在煤炭的各个点采了大约100公斤左右的煤样后放在推车上离开了煤场。 “现在不比以往了,化验次数非常密集。同时,为了保证化验结果精确,矿上还不定时的抽查,处罚力度有多大你根本想不到的。”站在煤场边上看装车的选煤车间主任介绍说。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又回到了安标办煤质化验室。 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煤质化验室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取回的煤样进行粉碎、缩分、烘干、碾磨,数道工序下来,粒状的原煤就变成像面粉一样细的煤面。 半个多小时后,一名工作人员拿着装有煤面的几个透明小袋子给笔者看。按照规定,每个煤样要不低于100克的分析煤样。 “别看我们采样采得那么多,但最终化验就是一点点,精确到克。只有这样,我们化验出来的结果才是可信的。”这名工作人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