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07-2-28 10:31:40 您是第 3775 位读者 |
|
|
2006年兰花集团纳税5.93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全年完成79.01亿元,也就是说,晋城100元的财政收入中,有7.5元来自兰花集团。上市八年,兰花共上缴各种税费31亿元。
巨额税收,是兰花对晋城的贡献。但兰花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却非单一的税收所能局限。
结构调整的大引擎
技改、扩建、并购、联合、重组、担保,兰花集团成立后大动作不断。对我市的经济结构调整而言,兰花集团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引擎。
在煤炭业改中建大中领跑。按照市委市政府煤炭业“关小改中建大”的部署,兰花集团在全市率先对煤矿进行了改造和扩建,目前唐安煤矿、大阳煤矿年产150万吨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伯方煤矿年产180万吨技改工程年内可以实现完成,望云煤矿通过实施西区工程,年生产能力达到了90万吨。集团所属北岩煤矿东峰矿井,主要设施能满足年产90万吨所需。公司参股的亚美大宁煤矿,年生产能力为400万吨;新建玉溪矿井将按年产240万吨设计建设。这样,除资源接近枯竭的北岩、莒山两座老矿井外,兰花集团所属煤矿均达到百万吨级,规模在我市地方煤炭业中领先。
在煤化工基地建设中破冰。1999年,兰花化肥厂生产出晋城第一粒尿素,随后通过技术改造,尿素年生产能力由6万吨增至10万吨、20万吨、30万吨,建成了我市第一套“1830”(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装置。晋城煤化工公司”1830”项目投资10.6亿元,在原来两大股东退出一个之后,兰花集团接过了“接力棒”,出资3.36亿元成为控股股东,保证了该工程顺利建设如期投产,成为晋城煤化工基地的标志性项目。他们兼并巴公化肥厂、阳城化肥厂后,兰花投资对两厂进行技术改造,建成了两套“813”装置。兰花集团尿素年生产能力目前已达86万吨,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加上在建的还有阳城田悦“1830”项目和晋城煤化工公司二期“3052”项目,3年后尿素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70万吨。去年,兰花集团与富士康集团、印尼金光纸业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建设“150万吨/年甲醇-100万吨/年二甲醚(二期)”、“10万吨/年聚甲醛”、“60万吨/年聚丙烯”三个大型煤化工项目,总投资达300多亿元。在延伸煤化工领域、发展精细化工、改变晋城煤化工基地化肥唱“独角戏”方面,兰花又走到了全市前列。
在旅游产业中发力。“山西风光,美在晋城”,但旅游业是个前期开发投入巨大的产业。受资金限制,我市旅游景点开发水平不高,旅游产业形不成规模。2003年9月,晋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进入攻坚阶段,兰花为解我市旅游业资金匮乏之急,又强势挺进旅游产业领域,成立了山西兰花王莽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携巨资投入我市旅游建设的东线主战场———王莽岭(包括锡崖沟、昆山)景区开发。经过一年多的建设,2006年“五一”前夕,投资1.3亿元的王莽岭景区一期工程完工,正式开门纳客,并打通了全长3公里多的王莽岭旅游隧道,使王莽岭和锡崖沟两大景区连成了一体,景区的接待能力和道路安全条件大大改善。去年11月,投资达2.23亿元的王莽岭景区开发二期工程开工。兰花集团精心打造的王莽岭景区,正在成为晋城旅游业的一张新的王牌。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兰花集团还利用自己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信誉,在许多企业和项目的建设遇到资金难题时及时伸出援手,提供贷款担保 兰花的两大主业煤炭和化肥均属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环保综合治理的压力大、要求高。近年来,兰花集团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致力于探索高效益、低污染的科学发展之路。一方面采用先进设备、先进技术,改善生产装置,优化工艺,降低了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加大对工业三废治理力度,建成煤矿废水治理、矸石山治理等一批项目,并积极探索循环发展路子,建成了煤矸石为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等一批废料综合利用项目。化工治理项目也全面铺开,完成了化肥厂蒸氨系统等一批投资少、治理效果好、见效快的技术改造,把环保保护与节能降耗有机结合了起来。同时,他们还投资1700万元,与其他企业合建巴公污水处理厂项目,将使巴公工业园区的工业废水实现循环利用、达标排放,还丹河以碧水清波。
兰花还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热心参与者。抗击非典,兰花捐资40万元,为医务人员添置装备、提供支持;两河治理、城市建设,兰花出资1200万元,为市民造福、为城市添彩;每年,兰花都要以每吨不到100元的价格,向附近医院、学校和周边村庄农户供应生活用煤,仅此兰花每年要让利四五百万元。成立以来,他们投入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达4000万元以上。
兰花是和谐晋城的一个稳压器。
安居乐业的大家庭
兰花集团成立以来,始终把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改善职工生活放在重要位置。他们利用盈余,逐年消化历史包袱,8年来共清缴历史欠税、职工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欠发工资等累计3.8亿元。特别是在煤炭疲软的两年时间里,他们通过多种手段,为资源濒临枯竭、经营状况不佳的老矿垫付工资,保证职工了基本生活,极大地维护了社会稳定。目前,国家规定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覆盖了所有员工,员工人均保险费用5600元/年,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也由上市前的不到1万元,增至2006年的2.38万元。
安全是职工的最大利益。兰花集团两大主导产业煤炭和煤化工,均属高危行业。成立以来,兰花集团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的“天”字号工程,在煤炭、化肥化工产能、产量不断扩张的同时,始终坚持大安全、高标准、严要求,始终将安全管理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建立健全了科学有效的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了安全生产长周期稳定运行,达到了全国同行业的安全生产先进水平。2006年,他们煤炭生产无重伤以上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为零,化工生产安全无事故,为全市安全生产连续第五个平稳年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兰花以安全为天,安全以责任为先,责任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指导下,兰花集团通过亲情感化、制度约束,形成了独特的安全文化。公司主要领导每月都要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员工的作业条件和环境,查找安全隐患,现场督促整改;煤炭企业开展了“面向全家福进行安全宣誓”、“生日安全聚会”、 “亲情安全寄语”、“安全歌”等活动;化肥企业为保证“三倒班”职工配置了最好的通勤、餐饮、住宿设施。他们从上至下实行了“安全一票否决制”,将安全指标与各厂矿、车间(队)、班组的经营目标、评优创先、增资晋级、奖金福利挂钩,全过程跟踪落实,年末奖惩兑现;建立了专门的安全检查监察制度,定期不定期进行巡检、抽检、突查;每年都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安全脱产培训,并对瓦斯员、采煤司机、司炉工、起重工等特殊工种进行专项培训。同时加大了安全投入,普遍装备了国内先进的生产和安全装备,整体安全防范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有效的提高了作业的安全系数。
兰花集团,已经成为1.9万名员工安居乐业的大家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