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小霞
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人一起吃饺子。刚一上桌,饺子的香味便扑鼻而来,我偷偷的关注那只藏有硬币的“钱饺”。 这是从奶奶还健在时便秉承的习俗。每年除夕晚上包饺子,妈妈都会把一枚硬币藏在一只饺子里。初一早起煮饺子,饺子熟了,端上来大家一起享用。谁吃到那只“钱饺”,就预示他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前程似锦、财星高照…… 小时候,我们姐弟们都非常看重那只钱饺。为了让自己吃到钱饺,除夕晚上包饺子的时候,我们故意在那只藏有硬币的饺皮上做记号,这样显然有失公允。所以,这只饺子一定得由母亲来包,做到包钱的饺子和其它饺子没有任何的区别才行。大年初一早晨,弟弟眼巴巴地瞅着母亲盛饺子。这时候,母亲照例是先盛两碗敬供灶老爷。 稍事敬奉后,我们都抢着端香案前的那两碗饺子,想象着供品里有钱饺的几率特别大,敬神便带有了“神气”。 事实证明,其实,供品里不一定有钱饺。那时候,因为工作需要,差不多过年父亲都要去加班。母亲一辈子信奉佛教,自然相信吃钱饺降福的无稽之谈。父亲加班须是要早走,为了公平公正,母亲煮好饺子就让我们起床吃饭,父亲来不及一起吃,母亲就把饺子盛进饭盒让父亲带上去单位。我们知道,在母亲的意念里,是非常地希望把钱饺盛进父亲的饭盒里,因为全家只有父亲一个人工作,父亲财星高照,就意味着我们家这一年“不差粮”了。殊不知,在那个生活拮据的年代里,再没有比用劳动换取粮食更重要的事情了。 然而,事情却往往违背母亲的初衷。有很多的时候,钱饺却被盛进我们这一帮光吃粮不打仗的孩娃子们的碗里。我们吃到钱饺了,会高兴得捏着硬币欢呼,但母亲不允许我们那样做,母亲说财不露白,母亲教导我们,吃到硬币须是悄悄地把钱藏进香炉里,如此财帛才不至于溜走。 有一年,钱饺被姐姐吃到了,我当时失望得哭了。整个一天我都闷闷不乐的。晚上,父亲下班回来,他私下里给我一分硬币,我才破涕为笑。渐渐地,我们开始懂事,知道吃到钱饺并不能预示什么,那不过是过年所做的一项游戏,图个热闹罢了……作者单位:北岩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