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24-3-7 15:41:21 您是第 526 位读者 |
|
|
“你爸爸是干什么工作的呀?”总有一些大人喜欢问我家孩子。 “我爸爸是挖煤的!”孩子快速地回答,稚嫩的脸庞上带着骄傲。 周围的人哈哈大笑,其实孩子不懂,我似乎也从未真正读懂“挖煤”二字的含义。 假期里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远行,订酒店、做攻略、收拾行李……忙得脚不点地,老公却因为工作忙,不能同行。一天,要换乘高铁。时间紧,地铁站里又没有电梯,我艰难地提着行李箱爬楼梯,还大声嘱咐孩子不要乱跑,随后再下去接他,顺便帮他提行李箱,等坐到高铁上,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对老公的埋怨也达到顶点:要不是他不给力,我也用不着这么辛苦。越想越气,便打视频过去想发发牢骚。 可手机那头的他,戴着红色安全帽,脸上黑乎乎的,只有牙齿是白色的,背后是拉满各种管道的巷道……我眼睛一涩,顿时没了怨气……这就是“挖煤”真实的工作环境,也是他从不肯述说的辛苦呀! 他还喜滋滋地汇报着:“矿上担心我们饿着,每班专门送了补助餐,还有鸡腿呢,我找了个干净的地方刚吃完。”我满心苦涩,干净?煤矿井下哪有个干净的地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突然就有了现实的写照。 我盯着老公满是煤黑的脸,再看看灯火通明的高铁里言笑晏晏的人们,阵阵心酸:我们享受着这盛世美好,欣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却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深不见底的矿井里作业,保证着万家灯火的温暖。从此,我就学着少抱怨,多分担,对老公更多了一份体贴和关爱。 近期,综掘一队家属群里发了一个警示教育片,是一个事故获救者的家属的心声,情真意切,有很多共鸣。这不禁让我想起去年十一月突发的一起煤矿安全事故,朋友的老公不幸遇难。我在震惊悲痛之余心有戚戚,惶惶然给老公打去电话,已是晚上十点多,他正准备开班前会下井。听说这件事,倒是很坦然:“放心吧,那个事故概率太小了,我们矿上已经认真学习过,而且单位安全措施向来到位,对于‘三违’现象查得也很紧,每次班前会都会反复强调‘安全’二字,我会注意的!” 挂了电话,我却久久未眠,难以想象朋友此刻的心碎,一个顶梁柱的突然逝去,就是一个家庭的轰然倒塌,我不知道他的老父母该如何接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实,也不知道尚且幼小的孩子该如何长大成人,只是祈祷这样的安全事故少一点,再少一点,我相信没有一个家庭愿意承受这样的悲痛。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挖煤”背后沉重的含义,从此,对老公又多了一份挂念和担忧。 年前的煤矿安全事故突然多了起来:猴车相撞事故、澡堂吊篮起火事故、瓦斯爆炸事故……每听说一起,内心都会无比沉痛,因为这些事故背后都是逝去的生命和破碎的家庭。老公说:“队里有些人下井时间长了就会大意,所以最近煤矿又出台了很多政策,惩罚也比较重,就是为了防微杜渐。”我深以为然,正是因为工作环境的危险性,更应该规范操作,来确保自己和队友们的安全,多罚点款算不了什么,倘若以此能杜绝安全事故,“安全挖煤”才是我们家属们最大的愿望呀。 在其位,谋其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付出,既然选择了煤矿工作,就不可避免地要接受这份职责和重任,那就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在切实保障生命安全的基础上再谈论贡献。作为一名居民,我真诚地感激挖煤工人们乃至背后无数劳动人民付出,才换来我们的安居乐业;作为一名煤矿职工家属,我深切地期盼着科技的发展,来解放更多煤矿工人的重压,我也更衷心地希望人人为安全,人人保安全,我们家属做好后勤保障,请你们一定好好挖煤,平安归家。 (王 冰 作者单位:大阳煤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