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22-8-11 15:33:19 您是第 545 位读者 |
|
|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做轻松的样子……”听着筷子兄弟的《父亲》这首歌,突然觉得,歌词写得真是太好了! 说起我的父亲,他是一名老矿工,自2010年,我从事煤矿井下工作后,我的安全成了父亲的牵挂,平时在家里,父亲经常给我讲井下的安全经验,千叮万嘱注意安全,久而久之,这些安全嘱托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的父亲在煤矿干了一辈子,把他的青春与热情都奉献给了煤矿。如今,父亲老了,闲暇时,和父亲聊天,他常常讲起他的煤矿生活和对煤矿的热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还十分艰苦,父亲听说煤矿招工人,为了养家糊口,父亲背井离乡,从农村老家来到煤矿当了一名井下采煤工人。 从此,父亲开始了他的煤矿井下生活,每天被嗡嗡作响的风机声唤醒,洗去一夜积攒的煤尘,然后夹着他的饭盆去职工食堂打饭,来到职工食堂递进矿上印制的饭票、菜票,买一毛钱的咸菜,四毛钱两个馒头,一碗玉米面粥,然后坐在食堂大厅里吃完。每每说到这儿,父亲就会对我们兄弟几个说,现在的生活好了,你们要知足,要知道感恩。 父亲和工友们越来越熟悉。矿上的工人大部分来自贫困的农村,他们都是为了多挣些钱,才来到这里。也有附近农村的,因为在家门口,所以工种一般比较轻松,看溜子或皮带。我的父亲特别能干,因此,采区让我的父亲担任班长,带领工人干,父亲的性格比较急躁,常常因为工作发火。在单调的生活中,他渐渐学会了打牌、喝酒,缓解工作压力,消磨时间。 下井,使得父亲的生活改变了。冬天五点半起床,洗漱吃饭,跑到更衣室换上工作服,领取矿灯入井。人渐行渐深,里面更加黑暗潮湿,只见每个人头上的矿灯闪烁。一条长长的大巷里风很大,是为了保证井底通风以减少瓦斯浓度。巷道里面不断穿过上下班人,下班的人都看不清面孔,脸上全是煤灰,透过闪烁的矿灯,只能看到两只眼和牙齿。同时也有拉煤的电车通过,钤声不断,上面连接的电线火花乱闪。父亲紧紧地跟在老工人的后面,唯恐被抛到黑暗中无人问津。大约走到尽头,一队人开始陆续寻找自己的岗位。爬过窄窄的巷道,到达液压柱林立的工作面。工作面就是采煤区,里面矿灯乱闪,有在煤壁上打眼准备放炮的,有在架柱支护顶板的,有在往转动的溜子攉煤的。工作面炮声响过,空间弥漫着硝烟,他们每人一把铁锨,抓紧时间攉煤。但是由于空间有限,根本直不起腰,他们干脆就跪在地上攉煤。可想而知,当时工人在井下工作是非常艰苦和劳累的,到了中午十二点左右,便会有人来送午餐和开水,所谓的午餐就是一个馒头或花卷。每个人都顾不得那么多,用沾满煤灰的手抓住就往嘴里塞。这在平时没有菜是很难下咽的,可在井下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好不容易等到下班,这是父亲最轻松的时候,特别是快要走出井口,看到一缕阳光射进井口,父亲觉得自己就是最幸运、最幸福的人。 现在想来,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是所有矿工的最大心愿,因为安全是矿工最大的幸福。(王 斌 作者单位:莒山煤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