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集团首页 集团内网 上市公司
 
 
联系地址:晋城市凤台东街2288号兰花科技大厦
邮政编码:048000 
联系电话:0356-2189501 
 
v 集团公司召开2024年度党组织书
v 李晓明与交通银行山西省分行行
v 李晓明带队深入林业公司调研指
v 宋巍深入城郊大仓物流基地项目
v 集团公司举办公文与新闻写作能
 
集团公司举办2024年度新提拔
     本网讯 3月25日—26日,按照集团党委廉政警示教育工作安排,集团公司举办2024年度新提拔任用党委管理干部集体廉政谈话暨警示教育培训班,深入贯彻
[详细报道]

集团公司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
     本网讯 3月24日,集团公司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
[详细报道]

李晓明与襄阳市现代煤化工产
     本网讯 3月19日下午,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明热情接待了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现代煤化工产业专班副组长肖勇一行,就深化煤化工领域
[详细报道]

v 田悦分公司3月份生产经营实现盈
v 玉溪煤矿多管齐下打造瓦检铁军
v 唐安煤矿准备二队革新硐室施工
v 同宝煤业违章罚款返还激活安全
v 莒山煤矿全面推行“三违”分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兰花苑 >>详细内容
  [ 收藏本页 ][ 打印本页 ][ 我要纠错 ]
 
难忘那麦收时节
兰花集团   2022-6-16 9:14:21   您是第 641 位读者
      芒种一过,离麦收就不远了。夏天的风夹杂着热浪迎面而来,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它吹遍了大地的每个角落,也吹黄了麦子那最后的一抹绿色。
      坐在班车上,路两边一片片金黄的麦田从眼前闪过,又到了麦收时节。每逢此时,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儿时麦收时节的情形:烈日当空,一望无际的原野满目金黄,流光溢彩。微风拂过,麦浪此起彼伏,蓝蓝的天上盛开着洁白的云朵,那云朵白白如棉似絮,如雪似雾。那云卷云舒千姿百态,变化莫测,时而像草原上游牧的羊群,又像奔驰的骏马;时而像浓墨色彩的山水画卷,又像轻描淡写的田园写生图……人们忙得汗流浃背,脸上却洋溢着开心的笑容,颗粒归仓是辛苦一年最好的回报,那一刻人们是如此的幸福……
      时光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家里八口人种着十几亩麦子,当时还没有实现机械化,全靠人工收割。那时候,一到收麦子的季节,学校还有半月的麦假,让孩子们回家和大人一起收麦子,到了准备收麦子的前几天,爸爸也会提前请假从矿上赶回来,提前把镰刀拿出来,好好的磨磨准备开镰抢收麦子;母亲会提前打好上地的干粮,火烧和干饼。等到割麦子的那一天,天刚蒙蒙亮,爸爸,妈妈就会把哥哥姐姐,叫起来,一同上地割麦子去。
      而我主要是和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后勤工作,当然了,主要工作是往地送干粮。大人们一大早就上地割麦子了,他们通常要干到11点左右,才回家吃饭。等歇起晌午,避开了中午最热的天气,他们会从下午3点要干到太阳下山。而我上午9点多,就会和门口的小伙伴们相跟上,戴着草帽,一手提着篮子,篮子里放里火烧、干饼和煮好的鸡蛋,一手提着暖壶,(那时的暖壶还是用竹条编的,现在谁家里要是有,也算是个古董了)。上地送干粮了,送完了这一次,下午5点再送一次,一天两次,这是我当时的主要的工作。那时候,农忙时节的伙食就是这么简单,只有到了晚上才会在家里改善伙食。
      那时候,学校虽说只放了半个月麦假,但是根本没有时间去玩耍,因为麦收时节六月天,“六月的天,娃娃的脸”天气极不稳定,可以说就是抢收,从大人的脸上可以看出来,既开心有个好的收成又担心天气,只想着争分夺秒,安安全全地把麦子收回来。曾经发生的事情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有那么一段时间,家里是天天喝稀的,配的是火烧或是饼干,我都不愿意吃了。问母亲,为什么不做扯面和饸饹,母亲说,收麦子的时候,天连续下了几天雨,麦子霉了,只能做成干的。那一年,日子特别地不好过,连上交的公粮也是和亲戚们借的。这些是后来从姐姐那里听说的。
      通过这件事让我深知,麦收就是和天气赛跑,和时间赛跑,最忙碌的麦收依然在继续,(通常在十天左右),为确保尽快颗粒归仓,大人们会将打了捆的麦子不分昼夜运回打麦场,经过多次推翻晾晒,再套上牲口拉起碌轴一圈一圈开始碾压起来。
      碾压完之后接着便是扬场了。扬场就是将麦粒和麦糠分开,等太阳偏西了,微风慢慢地刮来了,这是扬场的最好时候,用木锨铲起麦粒和麦糠的混合物,用力地往空中一抛,就会划出一道弧线,借助风力和重力,麦粒和麦糠就分离了。就这样一直不停地扬,直到全部扬完。扬场是技术活,也只有父亲行,哥哥的水平还勉强算行。此时打麦场上也是一番热闹的景象,父亲和哥哥轮番在扬场,母亲和姐姐扫麦糠,孩子们则在打完的麦谷堆上上蹿下跳,玩得不亦乐乎……
      夕阳西下,金色阳光照着大人们黝黑的面孔,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用簸箕把麦粒装进袋子里,再扎上口,一袋袋竖立在麦场里,在太阳的余晖下映着长长的影子,就像列队整齐的士兵在等待检阅。大人们望着成堆的一袋袋粮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充满着自信和满足。
      等全部麦收完,母亲会急不可待地跑到村东头的磨坊磨上半袋面。她要给全家做顿扯面饭。做好后,先是端给爷爷,奶奶,然后是孩子们,面尽管有些黑有点涩,但这可是今年全家吃得最开心,最香甜的一顿饭,大家会吃得干干净净。
      时光如白马过隙,一去不复返。兄弟姊妹六个,除大姐那时已在老家成家外,我们五个相继到了矿上工作,成家,生活。现在只有大姐还种着地,种着麦子,而如今早已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不到半天的时间,联合收割机连收带打,麦子就入了袋子,我们在成家立业的同时,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都相继离我们运去。但每到麦收时节,看到麦收的机械和人群时,那片浸透着父辈心血和汗水的土地的深情,便犹如田野里那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麦浪,在内心深处汹涌激荡。那热火朝天的开镰收割,打麦扬场的景象,还有给大人们往地送干粮的情形都已沉淀成金黄色的影像,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历久弥新,直到永远。(常河山 作者单位:东峰矿)
   
  版权所有 山西兰花煤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东街2288号兰花科技大厦
备案序号:晋ICP备05008594号 邮编:048000 电话:0356-2189501
 
传真:0356-2189500 公安备案 1405000200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