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22-5-19 9:06:32 您是第 702 位读者 |
|
|
最美人间四月天,三晋大地处处一片绿意盎然。在丹水河畔的泽州县巴公化工园区内,新材料分公司又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回到八年前,原先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我们兰花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科技含量高和产品附加值更高的己内酰胺项目,早已在这里落地生根。那时我才二十来岁,刚从一个关停的老尿素企业分流到了这里,同时来的还有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 艰苦奋斗踏征程 记得刚来到这里的时候,炎炎烈日下,施工现场人头攒动,尘土飞扬,几十台大型机具同时作业,数十辆运输车往来穿梭,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很是壮观。望着那直穿云霄的烟囱和一条条铺设的地下管道,作为化工人,感觉是那么的亲切和熟悉。 雄关慢慢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群怀揣着艰苦创业的年轻人带着战天斗地勇气踏上这方沃土后,便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这里。 坑洼不平的小土路,弯弯曲曲,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初来这里报到,项目部是临时搭建在田野上的简易房,吃泡面是家常便饭,能喝上桶装水都是一种奢侈,但唯一让人欣慰的是到处郁郁葱葱,满眼都是鸟语花香。拉电线、引水源、置备办公用品、承包单位施工……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我们己内酰胺项目建设的序幕拉开了。 热血青年追梦人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我们的项目初具规模,一个个罐塔设备高高耸立,一条条密密麻麻的管线铺展开来。 2015年年底,我们投入到了“三查四定”工作中。设备管线的材质对不对,设计方案合理不合理,管道阀门安装的位置对不对,每天我们都会对照PID图,对现场的成百上千万条的管道设备进行核查。四五层楼高的装置区,有时候为了检查一根管线,上上下下来回跑无数次,几个月下来,有些管道阀门的位置,闭着眼都能找到。多年后的今天,虽然我早已离开了当时所在的环己酮车间,但现在一些关键管线和阀门,我都记得一清二楚。 单机试车的时候,管道设备里的铁锈、灰尘杂质太多,现场上百台泵的过滤器非常容易堵,我们得一遍一遍地挨个清洗。一个刚清干净,另一个又堵了,那时候忙的不要说吃饭了,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一个班就不知道屁股坐板凳是什么感觉。马上要投料开车了,为了节约时间做好气密工作,我们曾一次次地攀爬在几十米高的塔上处理漏点,有些年轻职工上塔的时候,就直接带上干粮,在上面一待就是一天。以前和我在一起上班的职工牛俊波,两个月下来整整瘦了二十斤。好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以前扳手都没有拿过,经过那段时间的锻炼,拆短接、紧螺栓这些简单的操作,训练的都是一溜一溜的。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把系统安安稳稳的开起来。 转型跨越树标杆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白付出的努力,回报只不过是来的或早或晚而已。2016年11月26日,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可是对于我们新材料人来说却永生难忘,我们终于产出了合格的己内酰胺产品,并且成为了当时山西省第一套投产的己内酰胺企业。 记得成功产出合格产品的那一天,全厂都沸腾了,大家纷纷奔走相告,互相贺喜,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喜悦的笑容。为了这一天我们整整付出了三年,回头看看来时路,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面对人员结构较年轻、新工艺设备不熟悉、安全环保压力大等诸多挑战,全厂干部职工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按照既定的目标稳步推进。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稳定生产、优化工艺为基础,苦练内功,于2020年5月“10改14”节能增效项目一次投料开车成功,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经过原始开车和几年来的历练,许多人已经迅速成长,经验丰富,有的人甚至走上了管理岗位,但我们不能自满,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沾沾自喜,仍须抓紧大好时光用知识技能武装自己。 青春是一首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青春是一条河,碧波荡漾奔流不息。无奋斗不青春,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不负青春,再接再厉,继续以一种昂扬阔步的姿态,在争做转型跨越新标杆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勇往直前。(贾 波 作者单位:新材料分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