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22-4-14 9:06:21 您是第 655 位读者 |
|
|
住在矿区的家属平房小院,最热闹的当属吃饭时分。随着天气渐暖,邻居们会端着碗拿着筷子聚在院子里,这不,清明假期刚上班的第一天,中午下班回去,老远就听到了小院子里的一阵喧闹声。 随着矿山几十年发展变迁,职工们大多数在市区购买新房搬迁,居住在家属院里的人越来越少,除了一些上班职工午休时所用,其余还有一些退休老人所住。我们的院子是三排房子中最上面的一排,属家属五院,除了我之外,目前还有两户人家,一户是两位退休老人居住,一户是两位老人和其子女居住。两户人家的阿姨都有70多岁,属于热心人,一个阿姨儿子在邻村种植塑料大棚,时常会分享大家一些应季的蔬菜。一个阿姨是武乡人,对各类野菜的食用颇有研究,从灰灰菜、蒿子菜、香椿、蒲公英、榆钱儿、槐花菜等等不同品种,每年都要按照生长季节挨着采摘一遍,烹饪一番。今天又因为做了柳芽儿馅饼把院子里的人和其他院子里的左邻右舍聚到了一起,让大家尝新尝鲜,吃过午饭的我也不例外,被塞了一大块儿,咬在嘴边温暖顿时涌上心头。 不禁让我回想起前年,武汉疫情过后,身在北京居住的妈妈在全国解封后的第一时间奔赴家乡,第一件事就是赶上了采柳牙儿。到了老家迈入家门儿,来不及收拾行李,便找寻塑料袋子,借上对门儿姥姥家刚用完拿回来的长镰杆,与我一同向山上走去。时隔几年未回来,妈妈依旧清楚的记得深山中柳树林的位置,好大一片,有十余棵之多,棵棵茂密,且多棵还是父老乡亲未动过手的满树完整“新芽儿”。“能够着就不要破坏高枝了,从下面采摘吧”妈妈一边喊着,一边动手操作起来,你一下我一下,你拽着我摘着,你拖着我采着,不一会儿,满满一食品袋。回家路上,妈妈细说着柳芽儿的吃法和做法,可以吃卷薄饼,也可以做馅儿饼,我选择了较为爱吃的卷薄饼。到家后她便接水淘洗了起来,干净之后再焯水沥干,切碎丁,和鸡蛋、粉条一块爆香做底菜,再烧点儿热水烫面做饼皮,卷着柳芽儿菜一口咬下去清香四溢,吃到打消了我日日叫唤着“要减肥”的念头,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连吃了三大个。 去年因为哥哥家二宝出生,今年因为疫情管控,所以两个清明节妈妈都未能回来,农村生活习惯让在北京的她也不闲着,据说天刚亮就拖着爸爸去居住小区周边的道路两旁采起了柳芽儿,而且还带动了平日一起带孩子的其他爷爷奶奶们,往家里把柳芽儿做好后,拿出去与大家共同分享美味,一家送几个,吃到柳芽儿饭的她们还别出心裁回赠了妈妈手工拖鞋、北京特产、衣物、蔬菜和蛋肉各种礼物。热情的妈妈讲着人们基本不太能听懂的“高平普通话”却和一群北京老太太们打的火热,感情深刻。她还说要去采榆钱儿和槐花,并要教会她们去拔刺芥,在端午节期间做酸菜呢。妈妈的快乐带到了北京,定格诗意生活,勾勒着我对她手艺的深深憧憬和向往。 柳芽儿,嫩嫩的、绿绿的、长长的、尖尖的,吃下去偶尔苦苦的,时而香香的,它是一个季节的象征,也是一抹温情的传承。家属院虽小,却有着城市生活中不能体会到的“家乡情结”,爱矿山,更爱这里的人们,有惊喜,有收获,就像春节偶然忘记了嘱托,却在开假来后看到了门墩儿上悄悄被贴上的“大红春联儿”,朴实、真挚,温暖侵入心间。(郭 溪 作者单位:望云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