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21-12-2 8:47:58 您是第 648 位读者 |
|
|
雪美得无与伦比,让我不敢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来描述她。形容它的词句太多,比如高贵、典雅,比如浪漫、哀愁,比如洁白、无瑕,比如晶莹、剔透……在雪的面前,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贫瘠而苍白。 “花雪随风不厌看,一片飞来一片寒。”又是一年小雪节气,又想起这位美丽的使者。今冬的雪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了些,立冬那场雪,来得仓促,走得匆忙,半天时日,雪便在大地上销声匿迹了,仿佛未曾来过一样。冬夜里,渴盼一场雪比思念一个人更难熬,起身翻书,试图寻找雪的影子。 明人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早在中学课本里就读过了,可惜那时年少,只是被老师逼得背诵“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少年的心总是爱憎分明,对错有别,尤其不爱“独、一”之字,一厢情愿的让人投入群体的快乐,只恨张岱的孤僻清高。成年后,唯钟爱“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雪之苍茫、朦胧尽收眼底、人在自然中的渺小微茫可窥一斑,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 认识迟子建是缘于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喜欢她却是因为散文《我的世界下雪了》,全文深情真朴,尤其是“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手,踏着雪无言地走着。”那一段最为感人,每每读到此处,都如鲠在喉,飞雪萦绕,天地苍茫,与爱人挽手行走其间,让人顿生亲切美好之感,但美好总是短暂的,她的爱人却在三个月之后就别她而去了,而她的人生终将被亘古的苍凉永远环绕!书中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端庄、宁静、圣洁的雪世界,还让我们感受到一份来自雪乡的空灵,平淡、质朴、唯美之情。 《我是一株诗歌植物》中道尽诗歌的魅力,“诗是有情世界的产物,是美的集成。诗是优雅、生动和飘逸,诗是自由、纯净和包容……诗是穿越尘世后的苍茫与宁静,是尊严被唤醒的丰沛与充盈……”或许,只有雪才能配得上这份华美,只有雪才应该被谱写成篇篇诗歌。 忆起年轻时也是爱雪的,那时的雪除了快乐,还有淡淡的惆怅。它就是一首首朦胧诗,是徐志摩笔下的《雪花的快乐》中的雪,它自由纯真、执着向上、灵动飘逸、自强不息,是弹奏着欢快乐曲的雪,是灵魂飞扬的雪。后来《邂逅》了周国平的雪,那时的雪,飘荡在幽静的山谷中,披着绿色加长围巾的女孩翩然而至,雪幻化成一个美丽的倩影,一双含着忧愁的双眸,一个思之不竭、回味无穷的梦。 后来爱上了古诗词,其中的雪要深厚温情许多。“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冬腊月,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阵阵芳香将暮色苍茫、风雪大作的世界温暖照亮。“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两句诗通过一听一看,一惊一叹地将深夜里的一场大雪描绘得身临其境。“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诗人痛恨这风狂雪骤的边塞,只思念故乡的安然宁静啊! 木心的文字,如点点星光,美丽璀璨,启迪人心,浓缩到极致。他笔下的雪似雪非雪,“我是一个在黑暗里大雪纷飞的人啊,你再不来……”句未读完,心中的雪已下得纷纷扬扬。(司艳萍 作者单位:东峰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