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兰花集团 2021-8-26 8:31:17 您是第 617 位读者 |
|
|
立秋后,每每在厨房做饭常常会冷不丁地想起孩提时代在这个季节母亲腌制的黑菜。 “胡萝卜缨缨嫩苗是麻麻菜,胡萝卜缨缨老了腌制成的叫黑菜!”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胡萝卜缨缨能当菜吃。也许胡萝卜在那个时代最经济实惠又最能解决没菜吃的大问题,所以农民家家户户都要种上好多的胡萝卜。虽然出来工作二十多年了再也没有种过胡萝卜,但胡萝卜的种植过程依然记得清清楚楚。种胡萝卜绝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刨一个坑,撒一颗籽儿,而是在地里挖开浅浅的沟渠,顺着沟渠撒下密匝匝的一溜籽儿,40天左右,地里便长出稠密鲜嫩的绿苗儿。这时若任由绿苗儿长是长不壮实的,出苗后必须“间苗”,就是拔掉许多冗苗儿,使苗距变得稀疏合规起来,这样秋后才能长出粗壮的胡萝卜。而麻麻菜正是间苗所拔出的余苗,拿回家做“麻麻菜饭”。 烧开一大锅水,陆续下入小米、南瓜、豆腐等,急火煮熟,再将事先洗净切好的麻麻菜加入其中继续煮。然后拿一小盆白面,加水,用筷子慢慢地拌成絮状物,缓缓地溜入锅中,等锅中所有的食料快要煮熟之际,再加点切碎的西红柿,待西红柿煮烂糊了,便可起锅。起锅之后还有一道重要的程序:烫勺子烧油!此时淘气的孩子们在大人的呵斥声中躲到了门后边、炕角处,远远地孩子们一双双期待而惊喜的眼睛不时向饭锅张望,大人则像摆开阵势的武夫,弓身站立,高撸衣袖,把盛油的大饭勺支在火炉口烧热,待油热冒烟之时,投入花椒粒、葱花、生姜末儿,伴随焦黄的食料发出“滋滋”的声音,乘势将热油插入饭锅中,“刺啦”一声,一股异香便四下弥漫开来。此时的锅中,红的西红柿、白的豆腐、黑的花椒、绿的麻麻菜……诱人的色泽伴着柴火爆香的油花儿,好一锅儿麻麻菜饭! 要是冒雨而归的庄稼人,回来饥肠辘辘时,蹲在墙角,手捧一碗麻麻菜饭“吸溜吸溜”地大快朵颐,直吃到脸颊发红,热气升腾,汗水涔涔浸湿衣背,那才真叫个浑身舒坦。 家乡人祖祖辈辈把胡萝卜缨子当作宝贝儿似的对待,嫩苗时做麻麻菜饭,秋收后还要把成熟的老胡萝卜缨子专门腌制成黑菜,成为他们念念不忘的“冬储菜”。 腌制黑菜前,首先要选好压菜石,其次要选择秋后精壮、老道的胡萝卜缨子。听妈妈说,压菜石是有记忆的,新坛子、新石头腌制出来的黑菜不好吃,老坛、老石头才能腌制出纯正老道的黑菜来。把选好的胡萝卜缨子洗净,在开水锅里焯一下,挤干水分后把其切碎放入罐中,加盐,压上腌菜石,三五天功夫便入味了。做面饭时放一把,做成爽滑筋道的黑菜面鱼儿,或沾些料水像吃“蘸片儿”一般吃都可以,吃黑菜面鱼儿别有一番风味的。据老人们说胡萝卜缨子营养价值很高,能补充维生素,有生津利气、化湿排毒等功效。 对于这不起眼的麻麻菜、黑菜面饭,当初,媳妇和孩子是真看不上的,后来回家吃了几次,便有了独特的感觉。到了秋天,妈妈总会跟我们捎来一罐子的黑菜,媳妇也学会了黑菜面鱼儿的做法。当看着胖乎乎、圆滚滚的黑菜面鱼儿入锅翻滚几个来回,便迫不及待地想调和品尝,孩子吃一口便皱起眉头:“黑菜不错!” 再看捧着一大碗“胖面鱼儿”的儿子,已吃得满头大汗,津津有味儿,连声说道“妈妈,不错,不错!我爱吃!” 如今,生活好了,麻麻菜饭和黑菜虽不再是老百姓的常饭常菜,但过那么一段时间就必须得吃上一顿解解馋,否则吃什么也没味道。 身体里植入了家乡饭菜的味道,灵魂就不会走远…… (马 啸 作者单位:东峰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