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钾肥价格将保持强势,根据信达证券预测分析,将在450-550美元/吨之间。目前,投资者提价预期依然明显,钾肥企业维持了较高的开工率,行业平均开工率85%左右,高于过去5年同期平均值,意味着钾肥需求仍然旺盛,生产商态度乐观。为此,钾肥提价预期趋强。特别是一些不可控因素,使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率的要求转嫁为钾肥价格回报。
稀缺非主流原因
有人认为,资源稀缺是导致市场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有数据显示,单就钾肥这种资源性产品来说,资源稀缺并非价格上涨的直接推手。
以磷矿石为例,在过去的4年间,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伊拉克等国家的可采储量数据大幅度增长,甚至超出了4年前的基础储量数据。按照目前磷矿石现状,资源可使用350年,但是磷矿石的国际价格不断提高。另一个极端例子是世界碘资源。数据显示,即使不包含海水中普遍存在的碘,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全球碘资源可使用近1000年,但是碘仍然在过去8年中稳步上扬了130%,即使发生金融危机也并没有下跌,更在2012年上涨了2倍多。智利和日本出产全球95%的碘,碘价格的稳定上涨动力来自于寡头垄断供给,就是因为全球90%的资源掌握在为数不多的寡头手里。
同样被赋予“稀缺”价值的钾资源,虽然4年来储量数据变化并不大,但是按照目前的开发速度,现有钾盐足以供全世界可开采500年。然而,对比可开采120年的铁矿石以及可供开采60年的铜资源,钾肥的价格上涨势头和涨幅毫不逊色。
垄断集中度趋高
寡头间供给话语权的共享,折射出储量、产能的垄断格局不会改变。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郭荆璞分析认为,导致价格上涨并非资源贫富,而是垄断。可以看到,目前全球产能扩张导致垄断集中度日益增强。钾肥主要的新增产能超过60%集中在寡头手中,未来3-5年产能扩张集中在寡头手中,主要需求国资源和产能仅占6-11%,但是数据显示,钾肥需求依然增长。
此外,除了钾肥储量与产能分布造成的垄断局面无法改变,行业成本推高价格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全球人口增长、金砖四国消费升级、用肥结构变化,导致未来钾肥需求增长。由于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加上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施肥结构变化,钾肥占的比例比较高。信达证券预测,由此导致的全球增速大约在2%左右,其中,金砖四国约占将近一半。未来玉米、大豆的需求较高,尤其是玉米是消耗钾肥比较高的作物品种,其带来的钾肥销量增长大约在1.5%左右。
未来钾肥销售垄断的局面也难以打破。乌拉尔钾肥公司与歇尔维尼特合并后,前苏联地区销售垄断再次提升。此前盛传的乌拉尔钾肥公司与白俄罗斯钾肥商谈收购事宜,更引起需求大国的担忧。从长期来看,全球垄断销售格局也难以改变。在17个钾矿区中,有11个分布在加拿大,前三甲企业针对北美区域外销售都必须由Canpotex销售,即使是瞄准进入钾肥市场的必和必拓,也不例外。
新建钾矿投入增加
郭荆璞认为,目前市场对于钾肥成本上升推高价格的认识不足。
他提出,任何地方开采一般都是首先开采品位最好的富矿,其次才是贫矿。对于钾肥来说,目前加拿大普遍采用的开采方式,不太适于成矿条件比较差、品味较低的矿。由于钾盐开发的特殊性质,新进入者难度很大,主要原因是新项目成本明显升高。
新开钾矿成本上升主要体现在人员工资上,即使是现有项目,特别是加拿大、前苏联地区人工成本也在快速增长。加拿大的项目较为典型,100万吨的矿区大约需要100多个工人,单矿的工人数量提高非常快,造成成本快速上升。同时,受制于新开发项目投资,钾矿新增项目和现有项目投入不同。由于100万吨钾肥可能副产500万吨上千万吨的氯化镁,局限于副产品氯化镁与产出氯化钾的比例,加之钾盐开发的副产品氯化镁很难处理,对于新增加项目,是否能经济开采还是一个未知数。除非采用固体技术再回填到地下,否则处理副产品的投资对于钾矿开发不可想象。
此外,新建项目投资成本也大幅度增加,2011-2015年,寡头新增产能单位投资比过去30年大幅度增加。完全新进入钾肥项目的投资额和相应成本,都远远高于原有矿的扩产。而大家对现有钾肥产出的估计偏高。在国外的钾肥生产中,经常会发生透水事故,一旦发生,100-200万吨的产能就消失了,以后也很难恢复。有些矿区已经连续开发40年以上,接近闭坑的矿其产能会大幅度下降,有些企业会考虑关掉一些老矿。一些加拿大钾肥巨头拼命扩建新矿,是以为他们最了解自己的状况。
这些可不可控因素,使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率的要求转嫁为钾肥价格回报,综合分析,信达证券预计未来国际价格在450-550美元/吨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