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出台后,关于经济回暖的共识逐渐形成。专家表示,中国经济已触底回升,只要外部环境不发生大的逆转,全年实现“保8”目标基本无虞。
今年经济“前低后高”
在经历增速连续下滑后,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GDP同比增长7.9%,显著高于一季度的6.1%,由此也使上半年GDP同比增长跃升至7.1%。专家表示,只要政府能持续释出政策利多,就能支撑下半年GDP增长在8%之上。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说,随着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的贯彻落实,我国经济在不断向好的方向运行,总体形势企稳向好。这主要体现在:生产增速稳步回升,特别是工业行业中,60%以上的生产和工业产品增长加快;国内需求增长加快,扩大内需成为经济企稳回升的动力和抓手。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零售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33.5%和15%;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民生继续得到改善。
基于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的好转,我国经济今年“前低后高”的走势判断开始被更多的专家学者所接受。他们认为,今年第三、四季度国内经济将继续走高,全年实现“保八”任务应无悬念,中国将在这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比拼中率先走出低迷,实现复苏。
很多海外研究机构在年中也大幅上调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摩根大通继6月底将今年中国GDP增幅从7.2%上调至7.8%后,日前又将今年中国GDP增长预期由原来的7.8%提高至8.4%,并将对2010年中国GDP增长预期从8.5%提高至9.0%。
消费增长比预期要好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学院执行院长陈宪认为,我国经济目前无论是工业生产、投资还是消费都已明显回升,下半年即使没有进一步政策刺激,经济也将延续这一强劲回暖势头。
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滕泰表示,我国经济出现好转迹象主要是投资拉动的。政府4万亿元投资正在加快实施当中,这些投资项目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步地显现。从行业来看,铁路的投资增幅非常大,超过90%,还有一些跟基础设施关联的投资领域包括原材料等,增幅都比较明显。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随着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以及强大的信贷支持,即使没有新的“弹药”出台,下半年的GDP增长有望达到9%左右。
“消费的增长比预期要好,这种情况表明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在消费方面,已经见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
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呈现疲软态势。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出口5215.3亿美元,净出口的贡献率为负41%,下拉GDP2.9个百分点。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业内普遍高估了外贸回落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实际上中国当前特定的外贸结构有助于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
把立足点放在内需上
我国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不负众望,给全年经济带来信心。在经济增长势头良好的情况下,探索“扩需求”、“防通胀”、“调结构”的意义和方法就显得更加重要和突出。
首先,在“扩大内需”方面。我国上半年经济增长的动力第一来源是投资,其次才是消费。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原所长余永定表示,中国必须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内需上。无论政府采取什么样的刺激措施,中国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难以避免。或迟或早,中国将实现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因此,中国必须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内需上。
其次,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自去年年底始,我国开始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持续长达半年之久的银行“天量信贷”,也再次引起市场对通胀的种种担忧。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优点是反应快,但政策不稳定也是导致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源头。当前我国快速扩张货币,以对冲外需大幅减缩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起到了积极的稳定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它可能会带给未来的通胀压力。”中国人民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因此,在“保八”的同时,如何有效规避预期通胀对我国经济的潜在危害,无疑是重要议题。
针对“调整经济结构”,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露认为,“应急式保增长”将不再是政策的焦点,下半年结构调整将全面铺开并推进。从具体政策上看,货币政策微调的可能性将加大。从三季度开始,管理层可能会放缓政府主导投资项目的信贷投放。到四季度,信贷投放的速度将明显减缓。但是,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仍会保持不变,人民币汇率也将保持相对稳定。
专家们认为,“调结构”是难点也是重点,怎样调整经济结构以适应复苏后的全球经济,这和“保八”目标的实现同等重要。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