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兰花集团 | 文明上网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煤电之争为何成为政府的烫手山竽?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25日  |  点击次数:3969  |  【字号:
日前,兖州煤业与五大电力集团在山东省内电厂签订重点电煤合同,这将有望让今年以来长达半年的电煤价格博弈进入收官战。这带有“政府协调”色彩的第一单煤电合同基本都能让双方和气接受,涨4%的价格也有一定的民间基础。尽管如此,同比上涨4%的电煤价格目前尚未得到其他地区煤企及电企的认可。
  从一些报道来看,包括河南、安徽、广东、四川等地在内的省区未来将确定的电煤合同价格很可能就接近上涨4%的先例。然而,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中西部地区的煤电价格博弈很可能还将持续。人们注意到,由于2008年煤价暴涨,不少煤炭企业未遵循年初签订的重点煤合同价格,合同煤兑现率低,大量煤炭通过市场渠道外销获利,而其余严格履约的煤炭企业要求今年合同煤价上涨以作为“补偿”。

  因此,在今年年初的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煤电企业双方对电煤价格的博弈就“剑拔弩张”,双方的价格期望值相差达130元/吨,发电企业的谈判底线是煤价在去年的基础上下调50元/吨。由于双方期望值相差过大,其间发生了煤电顶牛事件,迫使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政府部门介入进行协调。所谓煤电顶牛,是华能、大唐、华电等五大发电集团联合华润形成同盟,要求煤炭企业降价,因双方分歧较大而迟迟不能签订电煤供应价格合同。

  其实,近几年来,发改委每年都制定了一个“指导性”的煤炭价格涨幅,并且规定当市场煤价涨幅超过5%,允许电力价格随煤价联动。但这种方法已越来越难以实施,由于目前电力过剩,使电价与煤价不能联动,造成今年的煤电“衔接会”开得不顺利,更谈不上签定合同了。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上,供需双方根据供求关系谈判价格,这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的确,发改委希望煤炭和发电企业也能如此行事。然而,我们看到历年来双方几乎都谈到僵持,最后还得由发改委出面调停。

  实际上,煤电之争已成为政府想抛却很难抛掉的烫手山竽。为什么发改委即使想不干预也欲罢不能?简单说,面对一个被扭曲的市场,政府如果不出面,只能造成更大的扭曲。而发改委协调达成的协议,实际上只是一个扭曲的平衡。煤电联动虽然可解燃眉之急,却有可能将问题拖入一个更深的泥沼之中,试图“淡出 ”的发改委也将愈陷愈深难以自拔。

  一方面,煤炭价格作为一种日渐枯竭性资源,其价格上涨乃大势所趋。我国拥有1145亿吨煤炭储备,占全球总储备的12.6%。目前我国统计的已开发产量差不多已经达到22亿吨。如果消费量以3%的速度递增,煤炭开采成品率为60%,那么国内煤炭储备将在20至30年后枯竭。这就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炭价格上涨的动力将越来越强,发改委强压电煤价格下调,以满足火电需求的压力和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发电企业正面临着电力过剩的威胁。前几年的电力供应短缺,引发了大投资,各地无序圈地建设发电厂,导致电力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已从2002年底的3.6亿千瓦提高到2007年底的7.2亿千瓦,五年内翻了一番。到2007年底装机容量过剩达 10%。在目前电力过剩的情况下,发电企业尚且寄希望于依靠政府力量压低电煤价格,那么,在将来电价下降的情况下,发改委还能指望轻易抽身吗?

  在目前情况下,人们普遍担心将电力推向市场可能导致电价上涨,引发社会风险。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电力过剩尚未真正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过快地将之推向市场,有可能引发大的风险。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如果等到电力过剩问题愈演愈烈,电价面临下调的压力时,再将发电企业推向市场,同样是有风险的,因为没有一个缓冲期,无疑将把发电企业置于危险境地。

  问题在于,一旦游戏规则不复存在,利益攸关各方就可能不再按照既定游戏规则出牌。发改委一直以来推行的煤电价格联动,虽然有它的道理,但是,既定的游戏规则没有被遵守。目前各方要求煤价完全放开,逐步走向市场化,而电价却依然由国家完全控制,没有放开的意思,这实际上造成了“计划电”与“市场煤 ”无法衔接,煤、电脱节。正确的做法是,将发电企业“放生”,让它们慢慢适应市场。从长远看,这既有利于发电企业的发展,也利于政府抛掉煤电之争这个烫手山竽。

 来源:中国证券报 
  版权所有 ©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东街2288号兰花科技大厦 备案序号:晋ICP备2022010233号-1
邮编:048000 电话:0356-2189600 传真:0356-2189608 公安备案 1405000200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