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兰花集团 | 文明上网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向进入敏感时段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8日  |  点击次数:3914  |  【字号:
当前,我国总体经济形势仍然不明朗,7-8月份将是今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向和能否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敏感时期。第一,世界经济已见底但需多长时间复苏,以及对通胀的担忧,表明世界经济及各国的政策取向正进入比较敏感时期;第二,1-5月份工业生产回暖迹象显著,但居民消费意愿降至历史最低及对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下降,是继续加大供给还是提高收入刺激需求?进出口与投资两大宏观经济的重要支柱变化仍不乐观或者不明朗,进出口政策和投资政策取向是否会变化?这些信号都显示出中国宏观经济走向也进入到一个敏感期。

  随着今年1-5月份的中国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应该是喜忧参半。总体经济形势仍然不明朗。但是,2009年上半年即将过去,考虑到2009年是危机总爆发后的第一年,中国经济的实际发展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如果与年初定下8%的经济增长目标相比,目前形势又并不乐观。可以说,7-8月份将是今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向和能否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敏感时期。或者说,接下来两个月将是能否真正释放今年宏观经济政策力度效果的重要时期。如何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包括世界经济的走势将十分关键。

  首先,世界经济正进入比较敏感时期。与去年末今年初的大部分“预测”相比,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显然是要好得多。事实上,当初不管是所谓的“U型”还是“W型”复苏的论者都没有估计到世界经济见底的时间(当然这也很实际,谁也不是上帝)。现在,绝大部分研究人员(不管是所谓的U型还是W型的复苏的论者)应该对目前世界经济基本见底没有太大的疑义。但是,对世界经济需要多长的时间复苏,应该仍然没有统一的答案。

  实际上,世界经济同样进入了一个比较敏感时期。一方面,部分反映出世界经济衰退已度过最糟糕阶段的积极信号隐约可见。例如,近期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油价)持续上涨,反映出投资者对世界经济走出谷底的信心日渐增强和源于对近期宏观经济正面发展的更大信心。反映世界经济向好的一些利好数据新鲜出炉,也加强了投资者的预期。例如,5月份美国零售销售增长 0.5%,为三个月来首次出现增长,美国劳工部公布的上周美国初次申领失业金的人数下降2.4万人,至60.1万人,为1月24日当周以来最低水平等。利好的数据和实际的信心甚至使得IMF在本月9日发布的报告也上调了对经济的预期。IMF将其对明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预期由4月份预计的1.9%上调至 2.4%。

  但另一方面,不仅有人开始担心通货膨胀是否会卷土重来,而且仍有不少人仍对经济复苏持谨慎态度,认为断定全球复苏即将开始还为时太早。现在的问题就是,各国是否还要继续实施刺激经济政策。或者说,各国的决策者应该继续等待更多的复苏信号出现,而后再重新选择政策;还是继续实施有力的政策刺激经济,直到世界经济明确的复苏,而不管是否有通货膨胀的预期风险。显然,这不仅意味着世界经济正进入敏感期,而且各国的政策取向也进入敏感期。这必然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产生重大的影响。

  其次,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向也进入敏感期。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总体判断仍然不明朗。从已陆续公布的2009年1-5月份中国经济数据观察,可谓是“喜忧参半”。一方面,5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为同比增速8.9%,比4月份加快了1.6个百分点,更是创下最近八个月来新高。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今年1-2月降至3.8%的最低点后又一次最有力的反弹。近期央行发布的二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数据似乎也证明了工业经济的回暖:企业经营指数和设备利用指数分别比上季上升4.6和2.4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个季度下滑的势头。

  另一方面,一国经济重要支柱的另一端--消费与收入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央行公布的第二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消费意愿降至历史最低。而居民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感受是居民消费谨慎主要原因。今年二季度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8.6%,比1季度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是1999年开展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平。居民对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仅为3.4%,比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降低了14.3和16.9个百分点。显然,总供需这种状况实际上也反映了矛盾,到底是继续加大供给还是提高收入刺激需求?

  再次,进出口与投资两大宏观经济的重要支柱变化仍不乐观或者不明朗。第一,作为近10 年来对中国宏观经济作用不断提高的中国进出口今年的前景不乐观,是否继续加大力度,值得三思。首先是外贸数据继续不乐观。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 1641.3亿美元,同比下降25.9%。其中,出口887.6亿美元,同比下降26.4%;进口753.7亿美元,同比下降25.2%。1-5月我国进出口总值7634.9亿美元,同比下降24.7%。二季度进出口仍然保持20%以上的负增长,三季度降幅可能将有所收窄,但不会低于12%,而四季度仍然可能是负增长。即使第四季度正增长,但是2009年全年进出口不可能是正增长,也即进出口对宏观经济增量的贡献将是负的。这将完全改变进出口与中国经济关系。

  其次是刺激政策、主要是刺激出口政策也进入敏感期。虽然,近期各个部门密集出台的刺激出口的政策,包括再次上调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并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产品目录等。但这些政策应该更多的是帮助出口企业摆脱困境,很难完全振兴外贸。特别是,过度的依赖政策刺激可能带来政策刺激效应递减和国际间矛盾,因此,中国的进出口政策再次进入了敏感期。

  第二,是否继续大力推进近30年来对中国宏观经济作用巨大的投资增长也不能十分肯定或者否定。虽然,投资数据再次成为中国经济的“亮点”。1-5月份,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增速比1-4月份加快2.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7.3个百分点。其中,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53520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23055亿元,同比增长40.6%,增速比1至4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3300亿元,同比增长95.9%,增速比1至4 月份加快5.2个百分点。投资成为拉动是工业增长率加速的主要因素。显然,继续扩大投资仍然可能带来经济增长。但是,投资如此高位加速增长的“历史记忆” 并不乐观。这样,中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地区发展布局是否能够继续承担如此的投资规模、速度和结构,同样值得三思。

  如上所述,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走向正面临敏感时期,尤其是7月和8月份将是今年中国今年能否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最重要时期。同样,也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敏感期。

  从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中举足轻重的货币政策的情况观察,宽松的基调似乎维持不变。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新增贷款增速创22年新高,也是信贷增速自去年8月份触底以来连续第九个月加速增长。

  虽然,市场各方对是否继续实施、甚至扩大货币政策的力度有争议,但是下半年央行可能仍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不仅在于所谓的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优化信贷结构,而且也在于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如果不能继续保持、甚至加大货币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将很难达到。因此,在当前世界经济和中国宏观经济都比较敏感的时期,宏观经济的政策取向也许将十分关键。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潘正彦)

来源《上海证券报》
  版权所有 ©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东街2288号兰花科技大厦 备案序号:晋ICP备2022010233号-1
邮编:048000 电话:0356-2189600 传真:0356-2189608 公安备案 1405000200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