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太行日报
相对于尿素、硝铵,碳酸氢铵被人们称为小化肥。在各种物资匮乏的建国初期,大化肥对农民是奢望。用得天独厚的煤,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小化肥,成为山西当时唯一的选择。
山西的小化肥工业从晋城起步,发端于巴公化肥厂!
1964年,我国刚从三年自然灾害中走出来,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发展化肥工业成为发展农业、增产粮食的客观需要。根据华北局计委的安排,省政府决定筹建一座年产5千吨合成氨的小氮肥厂,资金来源为华北局计委下拨的800万元。
工厂的选址颇费了一番心思。省轻化厅有关人员先后到介休、高平、晋城实地考察。晋城县巴公一带条件太优越了,水源丰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交通便利,遍地是煤,还有已下马的原省第一石油厂已建成厂房,有即将开工建设的巴公电厂。最后,省政府决定,在巴公建设山西省地方国营晋城氮肥厂。
1964年6月,省轻化厅成立了晋城氮肥厂(即后来的巴公化肥厂)筹备处,同时开始“招兵买马”。1964年下半年,省里从太原工学院、榆次轻工学校为晋城氮肥厂分配了9名大学生、34名中专生,并陆续从太原化肥厂、运城盐化局、西山矿务局等单位抽调了一批有生产经验的干部和技术人员,省里和专区还特批了招工指标,从晋南、晋中、晋北和晋东南招工170名。这些新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新招的徒工,第二年被编为分析、造气、碳化、合成、机修5个分队,千里迢迢奔赴浙江嘉兴化肥厂、江苏丹阳化肥厂学习培训。
1965年5月1日,晋城氮肥厂正式奠基开工。当时的口号是“时间就是化肥,化肥就是粮食”,省里安排了实力很强的省建、省化二建承担土建和锅炉等主要设备的安装任务,辅助设备的安装由本厂的技术人员、工人参与施工,能自己制作的非标件、高压件则由工人自己加工,从而降低了建设费用。1966年5月,主体安装工程结束。同年10月工厂转入了单体试车、联动试车阶段,12月20日正式投产。月底生产合成氨40吨,化肥128吨,从而结束了我省无小化肥企业的历史。
就在氮肥厂刚刚起步的时候,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企业生产难以为继。1969年企业由省管改为地营,隶属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企业公司,厂名改为晋东南地区巴公化肥厂。1974年巴公化肥厂才首次达到设计能力,生产化肥20101吨。“文革”结束后,巴化生产逐步走向正轨,1977年跨入全区先进企业和全省同行业先进行列,成为地区工业学大庆十面红旗之一。
也就在达产的同时,巴化开始走上不断技改、革新改造的道路:1975年完成7500吨合成氨技改达产,紧接着开始了10000吨合成氨改造工程。
发展之路总是曲折的。1979年以后,以前光管生产的巴化又遇到了二级站不再包销,产品严重积压的问题,加上本地社队工业异军突起,水、电的需求量猛增,工厂缺水、缺电,生产难以正常进行。为解决这些问题,巴化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成立了销售站,修建了铁路专用线,相继打了两眼深井,还架设了6013开闭所至厂区的高压输电线路,解了燃眉之急。
1984年巴化首次达万吨合成氨生产能力,实现利润182万元,再次跨入全省化肥企业的先进行列。同时巴化的技改也没有停步,开始进行1.5万吨合成氨改造。1985年随着地建市体制变更,巴化划归晋城市,更名为晋城市巴公化肥厂,隶属晋城市工业局。1989年3月巴化的1.5万吨合成氨技术改造工程投运,为巴化带来了新的生机。
长期以来,巴化只能生产小化肥碳铵,1991年,巴化碳铵改尿素项目列入国家计划以后,企业作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建起了压缩机厂房、联合机房,订购了主要设备,但因市里的配套资金没有落实,合成氨技术改造项目半途而废,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合计达2235万元。中间由于干部职工努力,巴化一度扭亏增盈,但是不久又陷入困境。1998年在化肥企业实现高额利润的同时,巴化却亏损99万元。
1999年,兰花股份公司兼并巴化,巴化更名为兰花股份公司化工厂。兰花集团在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人员分离的同时,分别注入了流动资金和技术改造资金,巴化起死回生。1999年当年实现利润350万元。2000年在化肥市场价格下降的情况下,碳酸氢铵产量达到18.3万吨,实现利润500万元。2002年,兰花集团又注入资金,对化工厂进行了8万吨氨醇技术改造,并于2003年完成。就在氨醇技术改造紧张进行的同时,兰花集团又投资4673万元,铺开了化工厂8万吨合成氨、13万吨尿素技改工程,2005年完成,终于使巴化摘掉戴了40年的“小化肥”帽子,实现了15年前就开始的生产尿素的梦想。老巴化实现了完美的蜕变,背负着老巴化人的梦想,目前兰花化工分公司生产能力已达到年产8万吨合成氨、2万吨甲醇、13万吨尿素能力,成为兰花集团煤化工产业乃至全市煤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化的发展历程浓缩了我省化肥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曲折过程,展现了小化肥行业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业绩。作为我省最早的化肥企业之一,巴化是省内许多小化肥企业的建设蓝本,晋东南地区16个县中,15个县先后建立化肥厂,巴化都曾给予了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的大力支援。特别是建厂初期,省轻化厅就在巴化创办了以培养山西化工人才为宗旨的山西晋城化校,为全省小化肥厂培训了成百上千名技术工人和骨干,巴化也输出一批出类拔萃的技术人才,先后成为各化肥厂的顶梁柱,为全省化肥企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